今年上半年以来,“研学旅行”这个词渐渐热起来。
前几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在湖南一个三线城市读小学,不久前学校组织全年级的同学去上海进行了5天的研学旅行。
在他记忆中,孩子已经读了6年书,这是唯一一次由学校组织的,孩子集体去外省旅行、学习的活动。
他感叹:学校的胆子大起来了!
这位家长的感受没有错!今年年初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而且不仅是学期中,今年暑假,有许多学校也安排了孩子的研学之旅。
那么,究竟什么是“研学旅行”,它和以前就有的游学、夏冬令营有何区别?
研学旅行的兴起,和去年国家的一纸文件有关。
去年年底,教育部等11家部委发布促进“研学旅行进入中小学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支持研学旅行,文件中明确指出: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学校来说,这无疑是解开了套在头上的“紧箍咒”。研学旅行逐渐由以前的羞羞答答到“登堂入室”,更多的校长开始正大光明地推动起来。
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有什么好处呢?
在这里,我想分享下自己的亲身体会。
说实话,原来我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也有一些保留:旅行,可以和家长一起,为什么要劳师动众,由学校或者教育机构来组织呢?
今年5月份,我陪同北京一所中学的孩子去江南研学旅行,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我们一路到了苏州、杭州、绍兴、余杭等地,我们参观了苏州博物馆、游览了杭州西湖、绍兴鲁迅故居和兰亭等景区和博物馆。
在兰亭,我参加了孩子们举办的诗会,在曲水流觞前,我看到孩子们朗诵自己原创的诗歌,个个如才子才女文思泉涌;
在杭州大运河畔,我看到师生们在百年厂房改造的手工艺活态馆里投入地做各项传统文化的手工:手绘纸扇、制作紫砂陶器、剪纸等等,师生们神情专注。
这一刻,我慢慢感受到了研学旅行的独特价值。
集体生活的意义
首先,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晚上还需要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要配合默契,分工合作;而这些“项目制学习”是在祖国美好的河山间,在愉快的旅行过程中间完成,这就是研学旅行“寓教于乐”的意义所在。
个人价值的体现
不仅是团队观念在研学旅行中得以强化,而且,一次策划有力、组织得当的研学旅行也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
我参加的这次5月份的研学旅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是生活组成员,负责后勤服务;有的隶属宣传报道组,每天要当“小记者”,及时采访报道;有的是活动策划组,需要根据每天的活动路线,策划各种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有的是导游组,需要写导游词,每到一个景点,还需要给同学们讲解。
那天,导游组的一位男学生告诉我:他昨天晚上查资料,写导游词到了十一点,室友说他:“把导游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从这个13岁小伙子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责任和担当,这不正是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想千方百计教会孩子的吗?而这名男孩就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学会了。
研学旅行的意义正在于此: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中去锻炼,在有设计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在压力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定的任务,践行自己的责任,这种艰苦奋斗的过程,责任意识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
研学旅行,还有一个大的意义在于: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了,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了“神堂”,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
鲁迅是我们中小学课本中最常见的一位作家,原来我们背诵过他的许多文章,但总感觉和我们距离有点远。这一次,在鲁迅故里,同学们亲眼见到了他笔下的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我相信,这些在鲁迅故居,和鲁迅笔下的场景和人物亲密接触后,下次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再背诵这些字句,孩子的内心应该有不同的感触:他们不再是单调的文字,可能成为鲜活的影像,也可能更加理解一代文豪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境界。我自己的体会是,从鲁迅故居回来,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当年中学课本中读过的鲁迅文章再找来读一遍。
研学旅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旅行中研究学习,这无疑是孩子少年岁月中最美好的记忆,而且这种集体生活和工作分工,对孩子的能力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锻炼。
不要小看它的作用。
不久前,我采访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会长王振民先生,这位已经60开外的教育名家回忆当年生活时激情澎湃。
他说:在他的学生时代,学校经常会进行类似今天研学旅行之类的活动,比如说郊外拉练、军训等,而他总是打前站,做前期准备工作。他认为,今天他的许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和年少时的锻炼密不可分。